节目回顾|子宫里长了“小疙瘩”?别慌!这份贴心指南助你安稳应对

2025-07-30 15:23

李阿姨最近总犯愁,女儿体检单上“子宫肌瘤”四个字让她心惊肉跳。“瘤?是不是很严重?会不会癌变?”相信很多姐妹,像李阿姨的女儿,甚至像李阿姨自己这个年纪,都曾面对过这样的困惑。其实,子宫肌瘤远没有它的名字听起来那么吓人,它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今天,《医生开讲》的专家带您一起了解一下,子宫肌瘤到底是个啥?

专家简介

朱敏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妇科医师 

师从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教授、岐黄学者王小云教授、广东省名中医黄健玲教授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中药协会女性生殖健康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揭开“肌瘤”的面纱:常见但不简单

想象一下子宫就像一间小房子,墙壁(肌层)非常厚实。子宫肌瘤就是这墙壁里长出来的、由肌肉和纤维组织构成的“小疙瘩”。它非常普遍,育龄女性中大约20%-40%的人都可能有,到了50岁左右,这个比例甚至可能高达70%!所以,查出肌瘤,先别自己吓自己。

 会癌变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好消息是,肌瘤恶变成癌的几率极其低,仅在0.4%-0.8%之间,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了。不过,医生也特别提醒:如果已经绝经,肌瘤不但没缩小反而持续增大,这就要高度警惕,必须马上去医院详细检查,排除恶变的可能。

身体会“说话”:这些信号要留意

肌瘤本身可能“静悄悄”,但它带来的影响却会发出信号:

月经乱了套:月经量突然大增(比如每小时就需要换满一整片卫生巾或持续数小时)、经期拖拖拉拉超过7天、排出像硬币那么大的血块,或者痛经明显加重,这些都可能是肌瘤在“作怪”。正常的月经量一般在20-60毫升,整个周期用卫生巾不超过2包(10片装)。

身体“闹别扭”:肌瘤长大了,可能会压迫到邻居。压到膀胱,就老想上厕所(尿频);压到直肠,排便就不顺畅(便秘)。如果长期月经量多,还容易头晕、心慌、四肢没力气,这很可能是贫血了。

备孕路上的“小石头”:肌瘤有时会影响子宫的“户型”,干扰血流和内分泌,或者让子宫“不安分”地乱动,这些都可能在怀孕路上设置障碍,导致难怀上或者容易流产。

应对有方:不是所有肌瘤都要“动刀”

发现肌瘤怎么办?是不是都得赶紧切掉?答案是否定的!医生强调,选择哪种方式,关键看两点:肌瘤本身的情况(大小、长在哪里、有多少个)和你自己的情况(年龄、有没有不舒服、以后还想不想生孩子、你自己的意愿)。

“和平共处” - 观察: 如果肌瘤很小,没什么症状,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定期复查(比如每半年或一年做次B超)观察它的变化就好。

“温和解决” - 非手术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如用些药让肌瘤缩小或控制症状)、子宫动脉栓塞术(阻断肌瘤供血让它“饿瘦”)、高强度聚焦超声(用“隔山打牛”的热能消融肌瘤)等。

“彻底解决” - 手术:

肌瘤剔除术: 只挖掉“疙瘩”,保留子宫。特别适合还想生宝宝的女性,或者希望保留子宫的人。这是治疗有症状或影响怀孕的肌瘤的主要方式。

子宫切除术: 拿掉整个子宫。适合没有生育要求、不想保留子宫,或者肌瘤问题严重(如多发巨大肌瘤、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怀疑恶变)的女性。这是根治肌瘤、避免复发的唯一方法。

什么情况下肌瘤“必须”手术?

医生明确了几点:肌瘤导致月经过多引起贫血了;肌瘤个头太大压迫得难受了;引起明显疼痛了;影响你怀孕生孩子了;或者医生高度怀疑它可能恶变了。

 特殊情况怎么办?

怀孕遇上肌瘤: 怀孕期间发现肌瘤,一般不建议马上手术切除,因为风险大且并不能改善怀孕结局。医生会密切观察,重点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剖宫产时能顺便切肌瘤吗? 原则上,如果肌瘤位置好、个头不大,医生技术也娴熟,可以在剖宫产时一并剔除。但如果肌瘤位置刁钻(比如靠近大血管、输尿管)、或者手术准备(如血源)不充分,医生会非常谨慎,安全第一,可能不会冒险。

绝经后肌瘤就安全了? 不一定!通常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肌瘤会跟着子宫一起慢慢萎缩。但如果绝经后肌瘤还在长,甚至变大,必须立即就医检查! 这可能是危险的信号。即使肌瘤萎缩了,定期复查(比如每年一次妇科B超)也很有必要。

中医调养:体质不同,方法各异

对于暂时不需要手术,或者术后想调理身体、改善体质的姐妹,中医提供了温和而有效的思路。核心在于“平衡”——调和气血,让身体内部环境顺畅和谐。不同体质的人,调理重点也不同:

气瘀质(爱生闷气、常胸闷、胁肋胀)

调养核心: 疏肝理气,解开郁结。

推荐茶饮: 玫瑰陈皮茶 - 玫瑰花5朵 + 山楂干10g + 陈皮3g,开水冲泡。玫瑰香能解郁,陈皮理气健脾,山楂助消化活血。

生活注意: 冰饮、油腻甜食、过量咖啡浓茶要少碰,这些会加重气滞或焦虑。

气虚质(容易累、说话没力气、爱出汗)

调养核心: 补气健脾,增强能量。

推荐茶饮: 红枣黄芪茶 - 黄芪10g + 红枣3颗(掰开去核),开水冲泡。黄芪是“补气能手”,红枣养血安神。(注意:感冒发烧时别喝)

运动建议: 别逞强!适合八段锦(尤其是“调理脾胃”、“托天理三焦”)、太极拳、散步(30分钟以上),微微出汗就好,大汗淋漓反而耗气。贵在坚持!

阳虚质(手脚冰凉、怕冷、喜暖怕凉)

调养核心: 温补阳气,驱散寒气。

推荐茶饮: 姜枣茶 - 生姜3-5片(带皮)+ 红枣3颗(掰开去核)+ 红糖适量(按口味),煮水15分钟。生姜驱寒,红枣温补,经典搭配。

关键禁忌: 一切生冷寒凉!冰棍、冷饮、螃蟹、西瓜、梨、苦瓜、绿豆、绿茶等都要远离。

痰湿质(体型偏胖、感觉身体沉重、舌苔厚腻)

调养核心: 健脾化痰,赶走湿气。

推荐茶饮: 陈皮茯苓茶 - 陈皮5g + 茯苓10g(打碎或切片更出味),开水冲泡。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利水。

必须行动: 动起来!出汗是排湿关键。快走、慢跑、游泳都不错,每周坚持3-4次,每次30-45分钟,要感到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睡前揉揉肚子:顺时针(助消化)揉3分钟,再逆时针(调气)揉2分钟。油腻甜食、粘糯食物(年糕、汤圆)、过量酒都要少碰。

月经期的贴心呵护:

姐妹们如果常有月经问题,经期调养很重要:

量多、血块多、小腹胀痛/刺痛: 试试 佛手煲瘦肉 或 益母草煮鸡蛋,有助于活血化瘀,缓解不适。

量多、颜色淡、感觉特别累、没力气、脸色差: 当归补血汤 是补气养血的佳品。平时也可以喝点温和的 红枣粥。记住,经期一定要忌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子宫肌瘤,是许多女性生命旅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站点”。了解它,认识它,科学地应对它,就能把担忧降到最低。记住:定期检查(特别是妇科超声)是守护健康的基石,无论是否绝经。 

中医调养讲究持之以恒,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和运动,融入日常,身体会在细水长流的呵护中回馈你舒适与安宁。面对它,无需过度恐慌,科学管理和积极调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