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养生指南(二):巧烹善配,吃出健康来

大健康事业部 | 2025-07-29 17:44

杂粮因其独特的质地和营养特点,在烹调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既保留营养又提升口感,这就是所谓的 “粗粮细做”。由于杂粮质地普遍较硬,直接烹饪不仅耗时,还可能口感粗糙难以入口。因此,在烹调前可以提前浸泡几小时,这样能让杂粮充分吸水变软,同时还能去除其中的植酸、皂苷等抗营养因子 —— 这些物质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

烹饪时,可利用家中的厨具优化口感,比如用电饭锅的杂粮饭功能或压力锅制作杂粮饭、杂粮粥,能让杂粮变得软烂易嚼;用豆浆机、破壁机将多种杂粮打成五谷豆浆或杂粮米糊,则更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和儿童,既方便食用又能全面吸收营养。

不同种类的杂粮在营养成分上各有侧重,将谷物和豆类搭配食用,能实现营养互补,让健康效益最大化。比如谷类杂粮通常富含 B 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而豆类杂粮则是优质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当谷物与豆类混合食用时,它们含有的氨基酸能相互补充 —— 谷物中赖氨酸含量较低,而豆类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这样的搭配能显著提高蛋白质的整体利用率。日常生活中,像小米加绿豆熬粥、燕麦搭配鹰嘴豆煮饭、红豆与薏米同煮等,都是经典的谷豆搭配组合,既能丰富口感,又能让营养更均衡。

想要让杂粮真正为健康助力,除了把控摄入量、做好粗细搭配,掌握科学的烹调方式和多样的搭配方法同样重要。“粗粮细做” 能让杂粮更易被接受和消化,谷豆混合则能充分发挥各类杂粮的营养优势。同时,要根据家人的身体状况灵活调整,逐步培养适合自己的杂粮食用习惯。坚持科学吃杂粮,不仅能让饮食结构更合理,还能为身体提供持续的营养支持,真正实现 “吃出健康” 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