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县孟溪镇:“两清两改两治理” 赋能基层治理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锚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目标任务,以“一体推进、全民参与”为抓手,扎实推动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携手绘就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统筹推进,凝聚整治合力。一是党委统筹抓落实。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调度、考核通报、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压茬推进。制定《孟溪镇“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构建党政主要领导包片抓总、联系村领导包村负责的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目前,已召开专题会议4次,解决问题42个,发出督查通报3期。二是示范带动促引领。创新开展“党员先锋行”主题活动,通过带头自查整改、带头集中整治、带头发动参与“三个带头”,实现从“党员干给群众看”到“带着群众一起干”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阵地作用,将“两清两改两治理”专项行动融入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先后开展“美丽家园·党员先行”等活动6场。截至目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12次,带动辖区群众5000余人次参与。三是镇村联动全覆盖。建立“村级排查上报—镇级攻坚处置—镇村联合巩固”闭环处置机制,整合镇综合执法队全体成员,组建“环卫整治攻坚队”,协同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对辖区突出问题开展攻坚行动,形成党委统筹推进、镇村联动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攻坚队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5次,协同解决重难点问题13个,拆除集镇、红岩和安山等片区违规搭建50余处,实现镇村整治、全域优化双提升。
区域推进,重点突破,实现阶段成效。一是“两清”净家园。以社区、油蓬、寨杆等村为示范,坚持“清拆改”三步走,集中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农业生产废料百余吨,依法拆除老危旧房、废弃圈舍等20余处,集中整治占道经营、空中飞线87处。充分利用整治成果,动员群众对清理出的闲置空地进行绿化或菜园改造,让荒地变绿地,切实改善村容村貌。二是“两改”提质效。扎实推进农村旱厕改造和畜禽圈舍改造两大民生工程,按照政策宣传、技术指导、资金补助工作流程,引导160余户农户将传统旱厕升级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大力推广“人畜分离、清洁养殖”新模式,已完成标准化圈舍改造35户,配套建设粪污收集池2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促进循环农业发展。三是“两治”护生态。将每周三定为全镇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日,组织镇村干部,发动党员群众对各村(社区)河道沟渠、道路沿线、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和集中清理,累计清理生活垃圾20余吨,整治沟渠河道16公里。健全垃圾收运体系,新增垃圾桶50余个,增设垃圾点位20个,按照“村收集、镇转运”模式,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长效巩固,提质增效,彰显治理成果。一是建章立制强基础。制定完善垃圾清运、设施维护、河道巡查等管理制度,明确保洁员职责、标准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管护人员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确保整治成果持续巩固。成立环境整治专班,建立“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督查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村干部绩效管理,对推进不力的村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倒逼责任落实。二是创新机制激活力。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卫生示范户”评选,通过表彰奖励、红黑榜公示等方式,对22个村实行季度卫生评比;借助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典型,示范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目前,发表“美丽庭院风采展播”专刊10期,点击量达3000余次,群众参与率提升至70%,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三是系统治理见实效。通过制度规范、考核督导、宣传引导“三管齐下”,实现环境整治从“短期攻坚”向“长效管护”转变。垃圾清运及时率达100%,河道保洁合格率提升至98%,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卫生示范户评选的标杆效应不断释放,季度卫生评比推动村容村貌竞相提升,村民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来源:松桃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