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世界气象日“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主题送入校园 ——记贵州省气象学会科普进校园系列报告会
3月14-17日,贵州省气象学会组织气象科普专家队伍分别进入贵州大学、贵阳学院、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南明区甲秀小学等大中小学校开展主题为“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的气象科普系列讲座。
围绕“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世界气象日主题气象科普专家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了天气、气候与水循环相互影响,在生生不息的动态循环中,万物得以滋养,人类社会得以繁衍生息。古往今来,人类对天气气候水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趋利避害,让生命更安全,让生活更美好。
正研高工谷晓平博士给贵阳学院的师生们带去了《坚持趋利避害并举,气象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普讲座、正研高工汪卫平博士给贵州大学的师生们带去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生活》的科普讲座。课堂上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跟专家深入探讨了“为什么重庆跟贵阳这么近,贵阳市避暑之都,而重庆却是火炉?”“为什么说贵州下雨当过冬?”“都说昆明四季如春,真的是这样吗?”“您心中气候上最适宜居住的地方是哪里?”“关于乡村振兴我们能做什么?”……专家耐心地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科普讲座结束后,贵州省气象学会向学校赠送了《院士讲科普——天有可测风云》《贵州茶叶气象研究》等气象科普书籍,发放了《图话水果》《图话辣椒》等介绍贵州特色水果蔬菜的科普宣传册。并向同学们赠送了小小气象站、太阳系行星仪模型、作物种植微型观测场等气象科普纪念品。活动深受同学们的喜爱,纷纷表示通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也能像老师们一样从事气象工作,解读天气的秘密。
最后,现场还对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云岩区向阳小学2022年度优秀气象观测员和气象播报员举行了颁奖仪式,勉励小朋友们加强学习,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注天气气候水,鼓励他们在今后持续做好气象观测,将气象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据悉,从1961年到2023年,已经经历了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恰逢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50周年,以“天气气候水 代代向未来”作为主题,呼吁全社会增进对全球变暖背景下天气气候系统的了解,通过天气、气候和水文服务,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应对挑战,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除了上述科普进校园活动,省气象学会还将在玉屏县洞坪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观摩活动,在甲秀广场开展气象科普进社区活动,以及组织会员单位有序开放参观科普场馆等方式做好今年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