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不可说丨李白与丹丘生的诗酒逍遥道意仙踪

撰文:孙秀华 | 2025-10-29 21:00

诗仙李白的第一道友当然就是丹丘生。“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天宝年间,李白与好友岑勋、元丹丘相会于嵩山,酒酣耳热之际,写下了这首气贯长虹的“唐代第一劝酒歌”《将进酒》。而“丹丘生”元丹丘作为酒宴的东道主,也被反客为主的李白“点名”劝酒,也因而愈加道名远扬、名垂千古。

关于“丹丘生”,王琦注解说:“丹丘生,即集中所称元丹丘,皆太白好友也。”而这位被李白亲切称为“丹丘生”的隐士,却并非李白的普通诗酒朋友,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交游人物之一,堪称李白的“第一道友”。李白与丹丘生长达二十余年的诗酒逍遥道意仙踪,见证了李白从青年到晚年的人生起伏,也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与道教信仰。

李白明确写到元丹丘的歌诗有十四首之多,诗中多称其为“丹丘子”或“丹丘生”。从李白与元丹丘来往的书信诗文内容来看,元丹丘是一位隐居山林游仙的职业道士。元丹丘,号霞子、丹丘子,叶县(今河南叶县)人,自幼饱读经文,道学渊博。据史料验证,可确知的是,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元丹丘憩隐嵩山颍阳山居。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秋冬间,元丹丘奉诏入京,次年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受到持盈法师(即玉真公主)赏识,被封为昭成观威仪。约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元丹丘曾东游蓬莱,或归隐于山东东蒙山(即今山东蒙山)。后来,又隐居于浙江会稽。

李白对于丹丘生一见倾心,还专门为这位神仙道友写下了歌诗。李白《元丹丘歌》曰:

元丹丘,爱神仙,

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这样的讴歌,或当作于二人相识相知初期,但情投意合,一见如故。李白这首诗作把元丹丘写得神乎其神,又仙气加持,能骑龙飞天,“横河跨海与天通”。但终归“我”最懂你,这结语“我知尔游心无穷”提炼出来,还是“我知你心”,我们二人最知心。

开元二十一年,元丹丘隐居于嵩山颍阳山居期间,李白便前往拜访,并从其学道数年。李白在《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序中说明:“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连峰嵩丘,南瞻鹿台,极目汝海,云岩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作于同一时期,李白在《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的诗序中写道:“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从两篇序文不难看出二人之“故交深情”。

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云: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沈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鍊金药。

世情冷薄,李白与元丹丘的结识交游,让他感受到了世间难得的“真意”温情。于是,带着拙妻、娇女,李白真的“举家就之,兼书共游”,住到了“元丹丘山居”里。

“心悬万里外,影滞两相隔。”其后,李白有《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就分别滋味,李白歌曰:“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自是情谊深长,互相劝慰勉励。“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李白此诗还不经意间营造了他与丹丘生的私密空间,且彰显了二人的小集团与外在大世界的紧张不可调和的对立,如此一来,李白与丹丘生的一致对外与内在的一体性便不言而喻。这样的文学表达,其实已上升到生命意识的高度,早已超越了相识相知。

李白与元丹丘的交游,主要集中于嵩山地区。大约在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前后,李白在嵩山与元丹丘一起修炼内丹功法,过着朝饮颍川清流、暮还嵩岑紫烟的神仙生活。

一场酒局成就了一篇文学经典。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已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之久,正值政治失意、理想受挫之际,应元丹丘和南阳学者岑夫子岑勋之约,专程到嵩山紫云山元丹丘的颍阳山居相聚,三人登高饮宴,酒至酣处,李白反客为主,豪情滔滔,即兴创作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将进酒》。诗中,他直呼两位友人之名:“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在另一首诗里,李白也明确提到了岑勋与元丹丘。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诗曰: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

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

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

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

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

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这首诗大概可算是李白《将进酒》诗歌的姊妹篇,但相对平直朴素,波澜不惊,却也是饱含深情的。比如,说二位好友的诗书寄来,则“忆我肠断续”;写好友见面,是“喜兹一会面”,“我欢方速至”。而“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之语,显示了这种轻千金、重知交的情怀,也正与《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高歌气韵相通。

诗仙李白现存诗作中,酬赠元丹丘的作品还有《题元丹丘山居》《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群远怀亦有栖遁之志因叙旧以寄之》等等。这些诗作不仅记录了两人的交往,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貌,更为重要的是抒写了二人的相知情深。

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云: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

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

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蓬莱复西归。

玉浆傥惠故人饮,骑二茅龙上天飞。

这当然是一首“壮歌”。诗歌前四句写西岳华山与万里黄河,极为雄壮开阔。单说黄河,李白此诗“黄河如丝天际来”之语,与其《将进酒》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异曲同工,均极其富有想象力,仿佛文思驰骋天地间,绝非寻常人可想!诗歌接下来从不同视角展现西岳华山的“峥嵘”,再自然而然突出莲花峰之“云台”,异乎寻常,已是“天界”。而再说“丹丘生”在此“云台”上,“丹丘谈天与天语”,则丹丘生之“神仙”风采果然“光辉”,不由让读者惊为天人,神龙见首不见尾。

而李白与元丹丘的交情,远非普通的诗友或酒友可比。在《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一诗中,李白开篇就动情地写道:“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这是说,我李白与元夫子元丹丘是异姓兄弟,确认无疑。而这种深厚情谊的形成,源于两人在志趣、理想上的高度契合,他们都是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性情中人,都对道教修仙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都怀有建功立业的抱负。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如今,千余年的风尘仿佛已湮灭了李白与丹丘生的诗酒逍遥道意仙踪。但当我们默念诵读李白的名篇《将进酒》,仍可清晰感知,诗仙李白与他的“第一道友”丹丘生,在那盛世大唐,在醉与乐之间,忘却了尘世的机心,达到了心灵相通甚至物我两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