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贵州”公益项目传递光明 七旬夫妇重获清晰“视”界
年过七旬的周伯伯和徐阿姨多年来一直生活在“雾蒙蒙”的世界里。起初,周伯伯以为视力模糊只是老花眼加重,自行购买眼药水使用却不见好转,直至检查才发现双眼视力已降至0.4,被确诊为白内障。徐阿姨同样备受困扰:“眼前总像蒙着一层雾,连家门口的街道都看不清了,生活非常不便。”
贵阳爱尔眼科医院专家表示,老两口的情况在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白内障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视物发暗、重影,但随着晶状体浑浊加剧,会出现视力下降、色觉异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看不清台阶、认不出熟人等。
9月8日,在贵阳爱尔眼科医院的精心安排下,老两口在同一天接受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据院方介绍,该技术通过微小切口将浑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状体,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为确保手术安全,医院为两位老人进行了全面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当术后纱布揭开的瞬间,周伯伯欣喜地说:“原来身边的东西这么明亮!”徐阿姨也笑容满面地表示:“现在眼睛‘干净’多了,以后做事方便多了!”
更让老两口感到温暖的是,他们正好赶上了贵州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贵阳爱尔眼科医院联合开展的“积善贵州・护眼前行”公益项目。该项目专门为白内障等致盲性眼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工作人员耐心为他们讲解申请流程,协助办理手续,切实减轻了治疗负担。“有了这个项目,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徐阿姨感动地说。
据悉,“积善贵州・护眼前行”项目已帮助众多类似周伯伯夫妇的眼病患者。通过公益救助,不仅让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重见光明,更传递了社会关爱,为提升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贵阳爱尔眼科医院专家提醒
许多老年人认为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看不见才能治疗,这是个误区。“白内障就像用久了的灯泡,更换后就能重获光明。”专家表示,即使高龄或患有基础疾病,只要经过完善检查排除禁忌症,制定详细手术方案,也能安全接受手术。当视力下降至0.5以下,或视物模糊已影响正常生活时,就应考虑手术治疗,不必等待完全失明。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更好地恢复视力,享受高质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