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共话:语言为媒,青春为力
近日,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路之所达,语之所往”共鸣共话队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麻山社区,开启了为期七天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街头调研察民情,推普需求精准把脉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服务国家“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为顺利推进后续推普工作,团队首先深入麻山社区,聚焦当地儿童、青少年、妇女、基层干部等重点群体,围绕普通话普及现状及群众对普通话提升的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系统考察兴义市居民普通话水平现状,深入分析当地群众普通话使用习惯及语言态度形成的内在原因。
语润麻山童声亮,经典共鸣中华情
为提升麻山社区居民普通话水平,让规范语言成为文化传承的纽带,团队在兴义市麻山社区“善行贵州·益童乐园”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合奏推普交响乐 典耀中华共传承”特色语言课堂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互动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热爱普通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活动伊始,一首集体诵读的《登鹳雀楼》拉开序幕。孩子们用稚嫩且清脆的嗓音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既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活动奠定了“诵经典、学规范”的基调。
课堂上的“词语炸弹传递”游戏更是点燃了小朋友们的热情——随着黑板敲击声的起落,“快乐炸弹”在孩子们手中传递,停止时持“弹”者需准确读出拼音或词语,在紧张与欢笑中巩固了拼音与词语的对应能力。
“家乡介绍”比赛成为全场亮点。孩子们用日渐标准的普通话,讲述兴义的山水风光、民俗故事,字里行间满是对家乡的热爱。随后的“看图描述”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用普通话描述画面内容,既训练了语言组织能力,又培养了表达的自信心。
此次推普活动通过“学、玩、用”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提升了普通话水平。接下来,共鸣共话团队将持续探索推普新形式,让普通话成为连接城乡、传承文化的“桥梁”。
文艺汇演展风采,职教联动助振兴
实践尾声,团队受邀参加“粤黔职教心连‘兴’,青年助力乡村兴”文艺演出,以语言类朗诵节目《中国话》和小品《学说普通话》亮相舞台。
节目立足黔西南民族特色,紧扣推普主题,创新采用“普通话+”应用培训情景剧的形式,生动展现语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彰显本校青年学子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的青春担当。
作为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协同团队,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路之所达·语通心往”推普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语言为纽带,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展现新时代青年担当。推普工作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交融。团队将持续探索“职业教育+语言推广”的创新模式,让乡村振兴的语言之路因”同心共话“而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