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药香飘四海 膳养天和润万家——第三届“贵药膳”大赛贵阳选拔赛侧记

《医生开讲》 | 2025-09-13 15:21

秋意渐浓的观山湖区朱昌镇别有韵味,藏秀其间的小兰山数字文化产业生态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雅集。9月12日,2025年贵阳市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药膳组)暨第三届“贵药膳”初赛在这里隆重举行。十六支参赛队伍齐聚云湖兰山,以药为媒,以膳养人,共同演绎了一场中医药文化与美食完美交融的盛宴。

本次活动由贵阳市卫生健康局、贵阳市民宗委、贵阳市商务局、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阳市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贵阳市中医药发展中心承办,贵州省大健康产业联合会、贵州省中医药文化促进会、贵州润东来文化有限公司协办。贵阳市医疗评价中心、贵阳市卫生健康数据服务中心、各区(市、县)卫生健康局及市直属医疗机构为本次大赛提供了大力支持。

贵州被誉为“天然药物宝库”“中国苗医药之乡”,而贵阳作为黔中经济带的核心,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多达1993种,素有“天然药谷”之美誉。近年来,贵阳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此次药膳大赛,正是贵阳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本次大赛评委阵容强大,汇聚了中医药学界与餐饮界的权威专家。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曲婉莹、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黔菜学院副院长王应忠、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高永跃、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康养职业大学教师郭延红、贵州饭店厨师长孙俊革等多位专家学者坐镇评审,从药膳的理论基础、食材搭配、烹饪技艺到养生功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考评,确保了大赛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清晨八点,来自全市各区(市、县)的十六支专业参赛队伍陆续抵达赛场。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将精心准备的药材与食材安置妥当。九点二十分,活动开幕式准时开始,在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后,各队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当中。

比赛现场,灶台前热气蒸腾,药香四溢。“五行糕”以五种不同颜色的食材入膳、调和五脏,将传统哲学与食养智慧凝于一方;“翡翠葫芦”造型别致、寓意吉祥,融合多种肉茸与益气美白药材,焕肤亦养心;“蟹遇天麻空气卷”将乌蒙山天麻与蟹肉创意结合,口感轻盈而药香绵长;“金秋百合南瓜粥”以南瓜、百合共熬,甘润温和、入口即化,顺应秋令润燥之理;“杏林云上五方卷”巧妙运用天麻、石斛等黔地道地药材,以面皮裹卷多样食材,口感丰富、药香清雅;更有“折耳根刺梨蜂蜜饮”,把折耳根与刺梨调制成饮,酸爽醒脾、生津解腻……

每一道药膳都是中医药理论与烹饪技艺的完美结合,既体现了“药食同源”的古老智慧,又展现了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按照规定,参赛讲解员只能介绍作品本身,不得透露单位信息,这种“盲评”方式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

评委席上,专家们仔细观色、闻香、品味、问效,从药材配伍的科学性、烹饪工艺的规范性、口感风味的适口性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评估。“药膳首先要讲究药理的科学配比,同时也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获得健康,这才是药膳的最高境界。”评委王应忠表示。

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多个获奖团队,其中包括: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6个、组织奖1个。这些获奖作品不仅展现了贵州药膳的独特魅力,也为助力“黔药”出山、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第三届“贵药膳”大赛系列赛事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近期,各地州市将陆续开展“贵药膳”选拔赛,积极推选优秀团队和作品。大赛决赛拟于10月下旬在贵州中医药大学(花溪校区)举行,届时来自全省各市(州)和省直单位的入围代表队将齐聚贵阳,交流展示精湛药膳技艺与创新成果。这场汇聚全省药膳技艺高手的终极对决,将把贵州药膳文化交流推向新高潮。

贵阳市中医药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药膳大赛这个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药膳作品并形成产业发展格局,让“贵药膳”成为爽爽贵阳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贵阳力量”。(文/黄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