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首个“泛血管健康管理中心门诊”正式开诊——贵阳市一医多学科联合打造血管疾病“一站式”防治新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动脉粥样硬化为核心的泛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国家心血管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泛血管疾病患者总数已达3.3亿,每年因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导致的死亡病例超过400万例。贵州省由于地处高原、冬季阴冷潮湿,居民日常饮食普遍高盐高油,使得该地区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这一隐形的公共危机,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率先启动首个“泛血管”整体防控网络,为全市筑起系统性防线。
2025年7月16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泛血管中心开诊仪式在博爱路院区健康管理中心隆重举行。该中心的启用标志着贵州省血管疾病防治迈入多学科深度整合新阶段。医院领导、多学科专家团队及医护人员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开诊仪式由孙萍副院长主持并致开幕辞,她强调:“泛血管中心打破传统单科诊疗壁垒,整合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及体检中心核心资源,构建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链条的健康管理体系,实现从碎片化治疗到系统化管理的转变。这是我院开启‘以患者为中心、以血管健康为焦点’的全新诊疗模式的重要实践。”
心内科鲁玉明主任介绍:“中心以血管病变共性机制为纽带,通过一站式筛查覆盖心、脑、外周血管及代谢性疾病。患者可同步完成血压、血糖、血脂、血管超声等关键指标检测,避免多科辗转,提升早诊早治效率。”
神经内科上官亚菲主任强调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疾病是血管病变的‘隐形推手’。我们不仅提供诊疗,更将常态化开展卒中风险预警教育,帮助市民构建主动健康管理意识。”
仪式特别设置患者关怀环节,专家团队深入诊区与首日就诊患者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新建成的诊区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和个性化健康评估系统,辅以可视化宣教资料,实现“检测-诊断-干预-随访”的闭环管理。
中心创新推出“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中心采用“一站式筛查、全景式评估”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
1.一站式评估:一站式完成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测及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等20余项血管功能检查;
2. 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专家协同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
3.全周期管理: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闭环:高危人群建档追踪、远程监测管理、季度健康评估;
4.斑块专项门诊:针对已发现血管斑块人群,提供药物逆转、生活方式干预及手术评估的个性化路径。

就诊指南
作为核心服务单元,泛血管斑块门诊已常态化运行:
时间:每周二、三、四下午 14: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点:博爱路院区健康管理中心9楼(设专用诊区、检查区及健康教育区)
服务:整合体检数据与病史,可生成风险报告,同步提供饮食、运动处方。
预约:0851-85558320(高危人群优先安排)

专家呼吁:这些人群应尽早评估!
“并非只有老年人才需警惕!”中心主任提醒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建议筛查:
✓直系亲属55岁前患心脑血管病
✓长期吸烟、肥胖或精神高压
✓出现胸闷、行走乏力等疑似症状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
该中心的启用是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落实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关键举措,标志着贵阳市血管疾病防治进入“主动干预”新阶段。未来中心将持续深化多学科协作,以精准化、个体化服务降低区域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为“健康贵州”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