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污蔑《南京照相馆》
近段时间,电影《南京照相馆》在暑期档中收获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有望成为又一部现象级国产影片。
然而,有少数网民打着“艺术批评”的旗号,污蔑该片是在进行“仇恨教育”,对影片及主创人员肆意辱骂攻击。
《南京照相馆》聚焦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痛历史事件,讲述了平民英雄在血与火中以生命留下历史见证、拯救历史真相的故事。相较于过往同题材其他影视作品,《南京照相馆》在展现凌辱血腥史实上保持了克制,而是更多聚焦于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疯狂本性,以及其是如何不断自我繁殖与自我扩张的。这种对法西斯主义的深刻揭露与批判,与世界上其他知名反法西斯文艺作品的主旨一脉相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法西斯势力在全球制造的暴行,是全人类共同的伤痛,理应获得同样的重视。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针对纳粹屠杀和“南京大屠杀”事件,国际上始终存在着某种“双标”,似乎连大屠杀也要划分某种“等级”,“南京大屠杀”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南京照相馆》则层层推进,揭示了当年的日本跟纳粹德国别无二致,所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同样是世界性的苦难和耻辱,需要被永远铭记。
而有些人将电影污名化为所谓的“仇恨教育”,称带儿童观影会“扭曲价值观”,并制作大量相关内容在多平台上散布。借助流量平台的推送机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集中围攻、舆情操纵。这些人中,有多少只是无脑跟风,又有多少是网络水军混淆是非,有组织地充当境外势力的认知战“打手”,目前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倘若任由这类泼污行为发展,很容易造成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这就是在洗白侵略者、混淆历史因果,其心可诛。
在谈及创作初心时,《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谈到,“照片是舆论战的武器,我要把这个元素拍透彻”“除了硝烟弥漫的战场以外,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宣传战和文化战,时至今日,这场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网民有表达自由,但没有捏造事实、颠倒黑白、操纵认知的自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对上述乱象绝不能听之任之。彻查这些乱象背后的黑手,才能净化网络生态、捍卫历史底线,有力震慑蠢蠢欲动的魑魅魍魉。
撰文:于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