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87期 总第463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5-05-13 09:00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加力,“质效并重”支持民企发展。据《证券日报》报道,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实施。在融资支持方面,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经济组织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平等获得直接融资。自注册制改革以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股债融资体系逐步健全,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的融资渠道,尤其为优质科技型民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上市通道。随着改革举措逐步落地,资本市场对优质科技型民企发展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行业专家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对民企股、债融资的支持加力,效果显著。当前资本市场对民企的支持已从“量增”转向“质效并重”。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认为,在支持民企发展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诸多优势:多层次市场通过构建不同层级的交易平台,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了量体裁衣的融资渠道,确保了民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融资方式;与此同时,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完善,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选择,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提高融资的可得性。例如,科技创新债券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长期的资金来源。

在5月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介绍了资本市场下一步改革举措。随着改革举措逐步落地,资本市场对优质科技型民企发展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二、股债协同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支持。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围绕“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核心目标,系统阐述了股债协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路径,并强调要“突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着力点”,通过资本市场的制度改革与债券市场的产品创新,形成互补性金融支持网络,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务。

从股票市场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持续推进,制度包容性显著增强。吴清表示,近期将出台深化两大板块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层次、审核机制、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同时尽快推动典型案例落地。这一改革方向旨在吸引更多“硬科技”和成长型创新企业上市,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直接融资平台。

从债券市场看,“科技板”的设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资金。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科技创新债券政策,不仅拓宽了发行主体范围(如私募股权机构),还引入风险分担工具,例如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及地方政府贴息担保,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也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信心,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股债协同政策的落地,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与投资主线。市场正在迈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一步。股债协同不仅是融资工具的组合,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缩影。通过制度创新、生态重构与风险防控,资本市场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与“稳定器”。

三、安徽4家企业公告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据《上海证券报》报道,5月9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公示,应流股份、科大讯飞、晶合集成、安徽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公告发行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发行规模17亿元。据悉,本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人类型涵盖民营和国有两类企业主体,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科技创新债券的发行,不仅有效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还将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领域质效,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主要用于长期资金运营,能够更好地调整负债结构,支持公司更加坚定地投入到研发和产业应用中。债券市场作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具有融资规模大、成本低、期限长等特点,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次科技创新债券首次发行规模8亿元,期限3年,为科大讯飞提供了更多的融资工具选择。

四、江苏:推出14条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助力加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据人民网报道,江苏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4个方面14条举措,进一步加大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措施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5月20日。根据《措施》,在融资支持方面,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直报窗口”,组织有关金融机构3个工作日内点对点对接,开辟快速审批、快速办理“绿色通道”。扩大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纳入贴息范围,不局限于制造业。用好用足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产品“专精特新贷”,新增100亿元贷款规模。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助力加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进程。

五、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为实体企业应对外部冲击发挥了独特作用。据《期货日报》报道,受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交易报告库(TR)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8日,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商品类场外衍生品总持仓名义本金为2280.3亿元,较2025年1月20日以来增长185.3亿元,增幅约8.8%。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为满足实体企业个性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为其应对外部冲击发挥了应有的、独特的作用。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