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起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的通报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 2025-10-29 14:58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现将2025年查处的8起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一、毕节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部长潘发勇违规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2016年,潘发勇利用担任织金县委副书记职务便利,向织金县相关负责人打招呼,为个体商人承接织金县某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帮助,后该个体商人通过挂靠某建筑工程公司的方式完善相关中标手续,使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潘发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二、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惠水县委原书记郑绍峰违规干预和插手招投标代理业务问题。2016年至2024年,郑绍峰利用担任福泉市委常委、副市长,黔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惠水县委书记等职务便利,接受某项目咨询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请托,为其在荔波、福泉、都匀等地承接招投标代理业务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巨额财物。郑绍峰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三、铜仁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彪违规干预和插手棚户区改造项目招投标问题。2014年至2018年,杨彪利用担任碧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铜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便利,接受某私营企业主请托,向相关负责人打招呼,为该私营企业主中标某棚户区改造工程第四标段相关项目提供帮助,并从中收受巨额财物。杨彪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四、贵州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伯航违规干预和插手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2017年至2022年,王伯航利用担任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便利,接受请托,为他人承接某高速公路工程劳务分包等项目提供帮助;安排下属将某高速某隧道工程等项目发包给私营企业主。王伯航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五、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唐小宇违规干预和插手文旅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2017年12月,唐小宇利用担任遵义交旅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便利,未经招投标程序,违规将遵义市某景区提升建设项目发包给2家公司设计及实施。因方案设计不科学,导致该景区原有的建筑被拆除,后又耗巨资重建,造成国有资金浪费。唐小宇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六、贵州兴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原副书记陈品炽违规干预和插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2022年至2023年,陈品炽利用担任兴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便利,在实施该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升项目过程中,组织召开会议直接确定项目施工方,并明确由其自行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后该施工方注册成立的公司中标相关项目。陈品炽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七、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投标办公室原主任郑平违规干预和插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问题。2016年至2022年,郑平利用担任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投标办公室主任职务便利,接受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请托,先后向多名评标专家打招呼,为该公司中标4个水利工程项目提供帮助。郑平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八、黔东南州交通建设发展中心原高级工程师包正荣违规参与项目招投标评标并领取报酬问题。2012年至2024年,包正荣未经单位授权、准许,长期擅自以州交通运输局或者原州公路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多次参加全州交通类项目公开招投标现场监督;未经单位批准,在工作时间内多次以业主专家代表身份参与相关工程项目招投标评标,并违规领取现场监督和项目招投标评审劳务费。包正荣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撤职处分。

上述8起典型案例,有的“明招暗定”“靠标吃标”,内外勾结、搞利益输送;有的先施工后招标、直接指定或以会议等方式确定施工方;有的行业领域内外勾结、干预招标;有的公职人员违规以评标专家身份参与评标并领取报酬等,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案例反映出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权力干预、勾连串通、围猎腐蚀等问题屡禁不止,行业乱象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现象突出,必须下大力气持续系统深化整治。

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对市场经济、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危害,要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把整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作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以务实的方法靶向纠治,以有力的举措纵深推进,不断规范制度、堵塞漏洞,推动对招投标领域问题的常态长效治理。各级行业主管、监管部门要切实肩负起整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问题的重要职责,加强统筹衔接、贯通协作,全力抓好本行业突出问题的治理,严惩破坏招投标市场秩序、串通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举一反三完善制度机制,补齐行业监管短板,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环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忠实履行职责,始终保持高压惩治态势,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坚决斩断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权钱交易的利益链条,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主动靠前、积极作为,紧盯标前、标中、标后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执法,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积极推动各有关方面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治,以更大力度、更严标准、更实举措整治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