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院举办贵法实务论坛 共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路径
7月28日, 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贵州法院实务论坛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成功举办。
论坛紧密围绕宽严相济:涉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预防,“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具体化: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自由成长与安全成长:未成年人行政权益保护,多彩实践: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专业化与综合性建设四个专题,展开了构建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与预防工作、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制度检视及完善路径、未成年人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专业化建设等众多主题演讲。
最高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姜伟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部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已从传统的犯罪惩处转向“权益保障、教育挽救、风险预防”的多元使命。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绝非简单的制度变革,而是构建一套契合未成年人身心特质、适应网络时代挑战的司法生态系统。网络时代的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需将线下机制与线上治理贯通,构筑起适应数字生态的未成年人司法“防护网”。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豫贵指出,以论坛为纽带,汇集智慧、凝聚共识,共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大计,目的就是为少年儿童撑起一片更坚实、更温暖的法治天空。这是践行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守护祖国未来的时代担当。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面对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希望司法机关和社会力量不断改革创新,以机制提效、以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贵州高院党组书记、院长茆荣华表示,贵州法院历来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极助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形成合力,注重“优先保护”和“权益平衡”,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具体化,有效平衡当事各方权益,妥善办理抚养、监护、探望、侵权等各类涉未成年人民事纠纷;兼顾“维护秩序”和“激发活力”,促推建立联动关爱救助衔接机制,强化行政争议案件依职权调查取证、引入心理评估干预等举措,扩大司法救助受偿范围,以司法力量推动政府履职与儿童权益保障同频共振。
此次举办的论坛,凝聚智慧、分享经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为破解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难题贡献“贵州思考”,推动形成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