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觉醒年代》剧组首次排练 走进北大红楼实地感受“觉醒年代”的理想与激情

北京日报 | 2023-03-21 15:27

昨天,音乐剧《觉醒年代》剧组前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简称北大红楼)、《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参观学习,在百年建筑中重温“觉醒年代”的初心力量。当天是该剧2023年排练的第一天,剧组特意以这样的方式,让主创们在与革命先辈的时空“对话”中,感受理想激情,汲取创作动力。

实地感受让演员热泪盈眶

音乐剧《觉醒年代》以李大钊、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约建党为主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走进安静肃穆的北大红楼,主创们仿佛“穿越”到了那段理想激荡的年代。大家穿梭于一个个主题展室,认真聆听讲解。“这里是李大钊的办公室,当时很多学生都喜欢来这里和他探讨问题,也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一大批学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几位饰演李大钊的演员特意驻足,在展品前拍照记录。

将《觉醒年代》这样一部现象级影视作品搬上舞台,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电视剧的成功给了我们一个强有力的基石,它的故事非常扎实,包括演员的塑造、讲故事的方式、处理的手法,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导演高瑞嘉对音乐剧的呈现充满信心,在他看来,“音乐剧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基本上是用唱来完成的,可以让所有人的情绪、能量更加凸显出来,音乐剧在表现情感浓度上更有优势。”

艺术总监张小群则表示:“电视剧擅长广度和细节,而音乐剧更能够在深度和情感上展现优势。”她透露,剧中每个角色都会有属于自己性格的歌曲,再加上很燃的舞蹈和用情的表演,所带来的现场体验感会跟电视剧完全不同。

如何将43集的电视剧浓缩到一场演出中,对主创团队也是一大考验。编剧程乐儿坦言,面对电视剧里的众多高光时刻,音乐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确实面临过难以取舍的局面。经过激烈讨论,大家一致认可用音乐剧的表达方式去表现故事的精神内核,让一场场高光时刻此起彼伏,在音乐的加持下把故事讲好。

(内容源自北京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