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走“黔”列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织”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明确指示贵州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为贵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贵州加快打造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成立贵州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和贵州特色的纺织产业链体系,也为各地群众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贵州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成立于 2024 年7月,五个核心部门的设置直接反映了集团重点任务。贵州纺织集团办公室高级主管杨威介绍,各个核心部门都有各自的主要职责,比如招商部负责与企业家沟通,发展规划部直接对接政府,进行资源协调、政策引导,市场开发部负责获取更多订单,让企业有信心落地。
贵州纺织集团成立之后打响的第一枪,是促成一批身价超过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聚集贵州签约,合作思路明确,发展当前市场潜力巨大的成衣制造、羽绒产业、品牌袜制造、印染整理产业、警用被服制造、体育运动服装制造六大特色纺织产业集群。
贵州纺织集团总经理闵江涛表示,贵州很大的优势就是后发优势,在细分市场里实现贵州自己的品牌,就要落地制造环节的设计和市场营销,但最核心的还是要招引龙头企业。
瞄准龙头,对外贵州主动出击,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一路向东招商推介,贵州年轻态人力资源、西电东送重要能源基地、临近东盟市场开放条件、长江以南最大煤炭产地等要素,共同构成撬动市场的成本优势。
对内全省各市州苦练内功筑巢引凤,利用煤焦化的副产品粗苯加工延伸到尼龙制造,是六盘水煤化工“富矿精开”招商布局的其中一路,黔西南则全力补齐印染短板,黔东南继续深耕苗绣品牌,毕节打造高端成衣制造基地。各地根据省工信厅指导绘制的“一图三清单”,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姚炯介绍,为打造有竞争力的纺织产业集群,贵州编制出台了《贵州省轻纺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贵州省轻纺服装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梳理了重点承接的 49 大类 415 个细分品类,各地打好配合,通过地区主导、园区承载、龙头引领,形成优势集群。
以市场为导向,企业政府全力打好配合、抢时间。去年以来,全省共引进纺织产业项目 24 个,七成以上已投产。2025年一季度,贵州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0.6%,纱产量、服装产量分别增长115.5%和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