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久长街道:“两清两改两治理” 撬动乡村蝶变引擎 擘画宜居宜业新蓝图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5-07-30 10:02

今年以来,修文县久长街道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开门教育,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抓手,聚焦民生痛点、发展难点、治理堵点,创新机制、靶向发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面子”美到“里子”、从“局部”转向“全域”,一幅“干净、整洁、有序、和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以前这栋危房墙裂了半边,雨天怕塌、晴天怕倒,现在拆了,心里踏实多了!”久长街道永杨村村民袁庭吉指着刚拆除的危旧房旧址感慨。今年以来,街道以“拆危治乱”为突破口,同步推进“清洁革命”,组建“街道干部+村组党员+志愿者”攻坚队,累计拆除危旧房13户15栋(处)、面积2248.42平方米,其中残垣断壁3处233.05平方米,消除安全隐患,释放空间活力。对房前屋后杂物、道路沿线垃圾开展“拉网式”清理,累计清运垃圾2794.26吨,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农户房前屋后乱堆乱放200余处、消除安全隐患3处,让村庄从“杂乱无章”迈向“清爽有序”。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久长街道以“三水同治”为抓手,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8个,覆盖群众8000余人。岩鹰山水库综合灌区整治项目、茶山水厂项目、清江村山洪沟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完工投用,让“放心水”流入千家万户;建成生态池8个并稳定运营,新建沟渠120米,修建200立方米粪污收集池1个。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垃圾治理方面,建成1个垃圾中转站,开通覆盖6个村的快收快运线路2条,设置垃圾收集点166个,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已达100%,通过“分类减量+集中转运”模式,实现垃圾减量80%以上。

“新厕所干净亮堂,政府还补贴了一半费用,我自己掏一小部分就完成了改造!”双堡村村民蔡礼贵指着自家改造后的卫生厕所笑着说。今年街道完成户厕改造38户、改圈42户,通过“以奖代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方便之事”更方便、更卫生。

移风易俗同步推进,建成永杨村、兴隆村、金桥村3个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引导群众“丧事简办、生态安葬”,累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20余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如何让整治成果“长久美”?久长街道探索“网格化+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设立“红黑榜”公示,组建“党员先锋队”“村民监督团”,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

“现在家家比着打扫卫生,谁家门口脏了,邻居都不好意思!”兴隆村村民张大哥说。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干群一起干”,久长街道正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笔,书写着“生态优、环境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新答卷。

下一步,久长街道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合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来源:修文县融媒体